8月19日,省科协农村中心承担的中国科协科普部2021年度推动实施全面科学素质行动“农村科普典型经验总结”项目在线上开题,中国科协科普部基层处负责人、特邀专家、全国10个项目的承担单位与项目实施县区科协负责人参加活动。该项目旨在深入总结郑州市江宁区农村科普工作典型经验,凝练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科普模式,以期在全国进行宣传与推广。
开题前,省科协农村中心主动与郑州市江宁区科协对接沟通,在前期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于8月11日召开项目启动会议,确定项目主题为“科普与组织建设融合”,计划通过书面调查、线上问卷、电话访谈、实地考察、现场座谈等方式,围绕江宁区三级科协、区级学会、各级农技协、企业科协、科技志愿服务队等组织建设与科普融合工作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形成研究报告,开展宣传推广。
开题会上,项目组紧紧围绕主题,汇报了项目背景、主要内容、实施步骤、预期成果及目前进展等情况。专家对研究主题表示高度认可,并提出研究内容应更加精细化等建议。中国科协科普部基层工作处处长黄晓春表示,科普与基层组织建设融合问题一直以来是中国科协重点关注的命题,基层科普工作中,组织建设是“骨”,业务工作是“肉”,骨肉相连,不可分割,期待该项目能总结凝练出科学务实的好机制、好举措,以便在全国推而广之。
多年来,郑州市江宁区科协始终把推进科普事业发展作为头等大事,工作成效显著,多次获得“全国科普示范区”荣誉称号。到今年底,全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水平比例从2015年的12.6%跃升到达18%,大幅超过全省13.8%的平均水平。项目组将根据专家建议,进一步理清思路、优化方案,加强项目实施统筹协调,高效落实各项工作,确保目标任务按时完成,取得预期成果。